|     |  
搜索
学院新闻

    “国培计划(2024)”-新疆地级骨干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项目联合杨玉琴亭湖区U-G-S名师培育工作室开展教研活动

    时间:2024-11-22   发布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浏览量:310

    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区域教育交流合作,促进地方中学化学教学研究水平提升及新疆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1119-21日上午,由我院承办的“国培计划(2024)”-新疆地级骨干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项目联合杨玉琴亭湖区U-G-S名师培育工作室在分别在盐城市明达初级中学、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开展了教研活动。来自新疆的50名国培班学员、项目首席专家杨玉琴教授、亭湖区教师发展中心程兆国主任、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部分亭湖区初中化学教师参加此次教研活动。

    在盐城市明达初级中学,仇荣亚给我们带来主题为《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出行方案》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课,盐城市新洋初级中学的杨桦老师带来的《硝石制冰--溶液的性质和应用》的项目式教学活动展示课。通过初中化学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多元化知识世界的大门,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进步,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江苏省教学基本功一等奖获得者——胥兰老师展示了《金属材料》为课题的新授课。胥老师准备充分,由碳酸饮料瓶的材料引入,很自然的把学生带入了课堂,教学设计情境线、问题线、活动线脉络清晰。李英老师展示了一节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化学课《家用便捷式制氧机》,授课过程中完美地融合了跨学科的内容,让学生在评价方案的可行性的过程中发展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亭湖区教师发展中心程兆国主任对授课老师的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两位老师从已有经验出发,以解决真实问题为主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付出持续的努力,通过分析判断、创造性思维以及反省认知等复杂的思维活动,形成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杨玉琴教授认为两节课的共同特征是素养导向、情境真实、逻辑清晰和学为中心。将知识与真实的情境连接起来,通过真实问题解决任务进行“身心投入”的深度学习,让每一节课、每一个单元的学习都成为通向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阶梯,使得知识得以创生,素养获得发展。

    本次教研活动对新疆国培班学员、亭湖U-G-S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我校化学师范生的新课标下的教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示范作用,充分彰显了我院U-G-S教研共同体的幅射和引领效应。

     



    审核:刘洋 作者:陈萌 责编:袁梦涵



    Copyright © 2021-2025 盐城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 (新长校区)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南路2号 邮编:22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