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两弹一星”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在盐城市少儿图书馆举行。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以沉浸式互动体验,带领孩子们回望“两弹一星”的峥嵘岁月,感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伟大精神,在幼小心田播撒爱国与科学的种子。
活动伊始,一部“两弹一星”历史纪录片将孩子们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戈壁滩上的艰苦卓绝、原子弹试验的惊天巨响、王淦昌、郭永怀等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位小观众。志愿者们深情讲述了王淦昌院士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却毅然隐姓埋名投身国防科研,并将个人奖金倾囊捐助教育事业的赤子情怀;讲述了郭永怀院士冲破阻挠归国效力,甚至在生命最后时刻用身体守护国家机密文件的壮烈与忠诚。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屏息凝神,深刻理解了何为“无私奉献”与“忠诚报国”。
活动中,为巩固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志愿者设计了互动问答环节。“‘两弹一星’中的‘两弹’指什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时间?”等问题激发了孩子们的踊跃参与,答对者获得科普纪念卡。活动还通过共读“‘两弹一星’主题绘本”,让孩子们形象地了解了原子弹研制背后科学家们披荆斩棘的奋斗历程。
在创意实践环节,孩子们拿起画笔与剪刀制作“我的航天梦”手工作品。天马行空的想象跃然纸上:腾飞的火箭、璀璨的星辰……一件件稚嫩却充满力量的纸制火箭模型,既是对“两弹一星”元勋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科技蓝图的畅想。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教育课,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未来,学院“‘核’心耀中华青春志愿行”宣讲团将常态化开展红色宣讲活动,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的青少年心中闪耀光芒。